Page 260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260
PHẦN III : NGHIÊN CỨU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259
(1986)、张敏(1997)等都一致认为,形容词重叠含有说话人的
主观评价和感情在内。张敏(1997)表示,跟原式相比,重叠式
可多出某种感情色彩。
朱德熙(1982)指出,“在定语和谓语位置上的单音节形容
词重叠式还往往带着爱抚、亲热的意味。不管在哪个位置上不
完全重叠式都表示憎恶、轻视的意味。”
朱德熙(1956)称,“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不是全都有重叠式
的。拿单音形容词来说,有两类是不能重叠或很少重叠的。
第一类是性质形容词,例如‘错’、‘假’、‘横’、‘竖’、‘粉’、‘
紫’等。第二类是所谓‘坏字眼’,例如:‘坏’、‘丑’、 ‘臭’、‘旧’
等。这两类形容词之所以不能重叠,显然跟重叠式有表示加
重、强调和爱抚、亲热两种感情色彩这个事实相关联的。”
此外,陈光(1997)就双音性质形容词的重叠指出,不能进
入ABAB式而只能进入AABB式的形容词‘马虎、歪斜’等有[-
可控+属性+静态]的语义特征。只能进入ABAB式而不能进入
AABB式的形容词‘活跃、稳定’等有[+可控+使动+带使动宾
语]的语义特征。既可以进入ABAB式也常进入AABB式的形
容词‘热闹、轻松’等有[ + 可控 + 使变/+属性 + 动能-带宾]的
语义特征。
自2000年至今,有关形容词重叠的专著不能不提及王启龙
(2003)的《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词的计量研究》及石锓(2010)
的《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王启龙(2003)通过计
量方法主要考查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内部语法
结构、语义变化和语音现象。石锓(1010)研究的是形容词重叠
形式的历史发展。其专著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形容词重叠形
式AA、AABB、ABB、A里AB、ABAB的演变过程及形容词重
叠形式发展的演变规律。
除了对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各类形式有探究外,很多学者
只专注分析了形容词重叠的某种形式。对ABB式重叠进行讨
论有顾静如(1980)、邵敬敏(1990)、曹瑞芳(1995)等。将
AABB式重叠进行讨论有陈光(1997)、禹和平(1998)、任海波
(2001)等。就ABAB式重叠进行分析有李宇明(1996)、陈光
(199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