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262
PHẦN III : NGHIÊN CỨU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261
从90年代至今,“từ láy”这个称谓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实
际上,“từ láy”这个纯越南语的称谓在汉语里没有对应的词,《
现代越汉词典》(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将它翻译
成“叠音词”,但其译名只是翻译过来的,没有反映出越南语“từ
láy”概念上的真实意义。
越南语学界对“từ láy”(重叠词)的称谓不一致也反映出他们
对“từ láy”(重叠词)的观点各不相同。
Truong Van Chinh、Nguyen Hien Le(1963)、Le Van
Ly(1972)、Nguyen Van Tu(1976)将“từ láy”(重叠词)归为复合
词。Le Van Ly(1972)称“từ láy”(重叠词)为“叠音复合词,因为
实际上它由一个词素构成而本身没有变音或被变音。”
Nguyen Tai Can(1975)将越南语重叠词命名为“từ láy âm”(
叠音词)。他认为,重叠词的构成主要受语音规律支配,即需
要超音段性(声调)以及音段性(声母、韵头、韵腹、韵尾)的协
调配合才能完成构词。Nguyen Tai Can(1975)的这一观点是越
南语研究重叠词历史上的转折点。
Hoang Tue(1978)认为越南语重叠词的语音与语义有一定
的关联性,即重叠词的声音会引起人们的联想及想象。Hoang
Van Hanh(1979/1985)指出,越南语的“từ láy”(重叠词)是一种
语音和语义的配合,富有语用价值。与Hoang Tue(1978)的观
点一致,他表示,越南语重叠词是一种语音配合并导致了象
征化的意义。“语音象征”(sound symbolism)是指,发音象征某
种概念或意境,引起人们的联想。以后的学者,如Diep Quang
Ban(1989)、Phi Tuyet Hinh(1990)、Ha Quang Nang(1998/2003)
等均借鉴了Hoang Van Hanh 的这一说法。
3.2.有关越南语重叠词的构词研究
3.2.有关越南语重叠词的构词研究
Ho Le(1976)在《Vấn đề cấu tạo từ của 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
(现代越南语的构词问题)中从构词的角度去探讨重叠词。他将
重叠词分成两种:单纯词重叠和复合词重叠。他主要讨论重叠
词与基式词的关系。Ho Le对越南语重叠词研究属于初期研究
阶段,可是,不能否认,他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Hoang Van Hanh(1979/1985)对重叠词的研究是50至80年代
最完善的研究成果。他指出,越南语重叠词是一种机制,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