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115

114                 PHẦN II: ỨNG DỤNG CÔNG NGHỆ TRONG GIẢNG DẠY TIẾNG TRUNG QUỐC



             2.2.实践探索
             2.2.实践探索
                   课程主讲人从所在高校国际学生汉语课程中选取《成语和
             成语故事》课程,率先进行了数字化教学创新改革。在“表达
             驱动”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微信群等社交媒体,雨课堂、中
             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及资源,选择可理解输入教学内容,构建线
             上+线下“五步三通”教学模式,借助混合式手段实现“师生”、“
             生生”、“师组”互动,创设体验式、沉浸式教学环境,展开过
             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2.2.1.选择可理解输入教学内容
                   “表达驱动”教学理念源于对语言学习中实际表达需求的深
             刻洞见,强调国际中文教学资源中的知识融入不能与学习者的
             社会生活相剥离脱节。基于此理念,课程精选体现中国智慧,
             反映中国文化特质、人民精神面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成语
             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古今融通,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内
             核,为经典成语故事赋予时代意义。对于学习者而言,不但能
             从学习这些成语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及中国古人的
             思想智慧,还能增加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解,提升跨文化沟通
             能力。

                   课堂上通过中外相似故事的对比分析,凸显人类共同价值
             思想和准则,将教学内容置于跨文化语境,帮助学生重建情感
             体验,深化对中国智慧与中国思想的认识,激发思想共鸣,对
             成语和成语故事产生浓厚兴趣。以“愚公移山”为例,俄罗斯学
             生将创办俄罗斯第一所大学的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
             索夫求学的真实故事与愚公移山进行跨文化对比与思辨,拉近
             了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一成语故事的心理距离,自然而然对坚
             持不懈的“愚公精神”产生了情感认同。

             2.2.2.构建线上+线下“五步三通”教学模式
                   “表达驱动”理论指导下的国际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
             心,以“表达实践”为导向,具化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不但要关
             注学习者的言语编码、预期和信念、情感,更要关注学习者
             的价值观、能力等的形成,帮助学习者在综合性解决问题的
             实践中加强跨学科学习意识,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
             养(行玉华,2024)。在“表达驱动”教学理念指引下,我们基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