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113

112                 PHẦN II: ỨNG DỤNG CÔNG NGHỆ TRONG GIẢNG DẠY TIẾNG TRUNG QUỐC



             内国际中文教育数字教材、慕课、微课、网站、app,以及典
             型的中文教学平台资源展开了全面调研,对国际中文教育数字

             资源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
                   国际中文教育需要面对比国内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复杂
             的全球发展不平衡、学习者差异巨大等问题,国际中文教育的
             数字化转型相较而言就更具难度,也更需要加强对其理论与实
             践的探索(丁安琪,2023)。通过对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

             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不断
             涌现,学者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讨较多,主
             要集中在宏观设计与整体规划,对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
             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还较为少见。然而,数字技术应服务国际
             中文教育的实际需求和具体教学实践是真正促进国际中文教育
             发展的强大推手。

                   “表达驱动”教学理论是由钟英华(2022)首提的一种适用于
             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是当今跟踪世界各外语教学流
             派特点、基于中文学习者需求特点、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辩证思
             维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李东伟、刘修缘、钟英华,2023)。首
             先,“表达驱动”教学理念聚焦学习者的真正需求有效驱动表
             达,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国际中文教学资源
             中的知识融入,应遵循学习者的真实需求,不能与学习者的
             社会生活相剥离脱节,否则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机械、干瘪、无
             趣。更不应把重点放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句子或集中在语
             言形式上,忽视语言学习者真正的表达内容和使用需求。其
             次,“表达驱动”理论还认为“听说”和“读写”是相互独立且不均

             衡的技能系统,提倡“做学一体”和“做学合一”的实践性学习,在
             语言和文化的高度融合与真实互动实践中提升学习者的言语能
             力,实现高效表达和地道表达。钟英华、于泓珊、杨薇(2023)
             探讨了“表达驱动”教学理论如何在实现话语和文字表达过程中
             促进学习者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内容的言语表达
             能力,解决混合式教学中由于互动偏差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问
             题,为进一步探索可推广、可借鉴、可应用的文化课程教学创
             新提供了一种选择。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