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102

PHẦN II: ỨNG DỤNG CÔNG NGHỆ TRONG GIẢNG DẠY TIẾNG TRUNG QUỐC   101


            和人性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
            主题的深刻思考。这些哲理和智慧可以启迪我的思想,引导我
            更好地面对生活。

                  通过这门课我有机会学中国的诗歌,给我很多知识和新鲜
            的思路。比方说,通过《上邪》我对爱情有新的看法,我从来
            都感觉爱情是一种很虚伪的感情,我总觉得爱情对生活没有必
            要,但是通过这首诗我觉得那个姑娘的爱很感人,给我希望相
            信爱情。

                  生命、爱情、友情等等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优秀的诗歌对这些命题的思考或者深刻的
            表达,具有人生引导的作用。有的学生通过对本课程已编教材
            (黄爱平,2022)的浏览,还给出了建议,虽然不是针对诗歌,
            但是可见学生的需求:
                  LAM05:      建议是可以把《傅雷家书》少学一点改为《论
            语》《孟子》。因为《论语》《孟子》比《傅雷家书》更能在
            人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LMF10:如果可以的话,我非常希望上课的时间能够多一
            些,因为我对课本的几篇课文非常感兴趣,如:《论语》《孟
            子》《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等等。

                  ZBF06:学到不仅是文字方面的知识,更令人值得探索的是
            《论语》里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现在我
            们在读什么心灵鸡汤,都不如《论语》几句话。
                  不管学生对所学内容如何理解、如何评价,表明学生对思
            想引导或者人生指引的需求很高,可见他们对“做人品质”的追
            求,对“做好人”的追求。而文学作品在这里就充当了人生导师
            的作用,也能担负起人生导师的作用。这样诗歌类文学作品教
            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育人”目标。


            4.4.影响因素研究
            4.4.影响因素研究
                  教育传播的受众是学生,教师是传播者,教学方法是传
            播手段,教学内容即传播的内容。教学内容虽然有规定性,不
            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但是学生作为接受主体体现了接受的主动
            性,对教学内容、方法、教师都有他们的感受和反馈。反馈中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