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315
314 PHẦN III : NGHIÊN CỨU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通过对“地基、根基、基础”与“nền móng, cơ sở” 以及“顶梁
柱、栋梁”与“trụ cột、rường cột”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汉语和越南语在使用建筑隐喻来表达支撑性和基础性要素时有
许多相似点,尤其是在形容社会、家庭和国家中的关键角色
时。然而,两种语言在具体使用这些隐喻时也存在差异,反映
了各自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汉语在某
些词汇中有着更为精确的区分,而越南语则展现出更大的使用
灵活性。尽管如此,这些隐喻在两种语言中都起到了强化社会
责任感、强调核心支撑力量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建筑隐喻在两
国文化中的深刻影响。
V. 结论
V. 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汉语和越南语中房屋基础与结构支撑相关词
语的隐喻认知,我们发现两种语言在表达基础性、支撑性要素
时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这些词汇,如“地基”、“根基”、“基
础” 以及越南语中的“nền móng”、“cơ sở”,都被广泛用于描述
不同领域的基础支撑,从物理建筑的隐喻延伸到社会、文化、
经济、教育等更抽象的领域。这种建筑隐喻不仅在两种语言中
普遍存在,还反映了两国文化对于基础稳固性和长期发展的共
同理解。
在具体词汇的使用中,汉语中的“顶梁柱”、“栋梁”与越南
语中的“trụ cột”、“rường cột”同样被用来比喻家庭、国家和社会
中的核心人物或力量,突显了这些支撑性角色对于体系稳定和
发展的重要性。尽管两种语言在隐喻使用上有一些文化背景和
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例如汉语对“顶梁柱”和“栋梁”有更为明确
的区分,而越南语中的“trụ cột”和“rường cột”使用更加灵活,但
这些词汇在两国的社会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表达了对
于关键人物和核心力量的认可与尊重。
总之,汉越两种语言通过建筑隐喻来描述基础与支撑,体
现了两国在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认知方面的相似之处。无论是
在物理结构还是抽象概念中,稳固的基础被视为一切发展和繁
荣的前提。这种隐喻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更加深了我们对不
同文化体系中基础性和支撑性角色的重要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