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3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313

312                                PHẦN III : NGHIÊN CỨU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来比喻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础。这种隐喻通过将建筑中
             的基础结构(如地基、顶梁柱等)引申为社会中支撑体系的重要部

             分,展示了两种语言在理解支撑性和基础性概念上的共同点。
                   在经济领域,汉语中的“经济的地基”与越南语中的“nền
             móng  kinh  tế”都是用来形容经济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和通
             信网络。这种隐喻突出了基础设施在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支
             撑作用。

                   在家庭领域,两种语言都使用类似的隐喻来表达家庭中
             的核心支柱。汉语中的“家庭顶梁柱”与越南语中的“trụ  cột  gia
             đình”都比喻那些为家庭提供经济、情感支持的人,强调他们
             在维持家庭稳定中的关键作用。

                   (2)支撑性角色的隐喻共性
                     支撑性角色的隐喻共性
                   汉语中的“顶梁柱”和 “栋梁”  与越南语中的  “trụ  cột”  和

             “rường  cột”  在使用建筑隐喻来表达社会和国家中的核心支撑
             人物时有着相似性。这些词汇不仅在家庭中用来形容支撑性角
             色,也广泛应用于社会和国家中,用来描绘那些为社会、国家
             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持的人物或力量。
                   例如,汉语中的“国家栋梁”与越南语中的“rường  cột  quốc

             gia”都用来比喻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关键人物或力量。这种
             表达展示了建筑中承重梁和支柱的稳固性与社会中这些支撑性
             人物的不可或缺性。
                   (3) 未来发展的潜力隐喻
                      未来发展的潜力隐喻
                   两种语言中都使用建筑隐喻来表达未来可能成为支撑力量
             的潜力人物。汉语中的“栋梁之材”和越南语中的“rường  cột  của
             tương  lai”都是用来指那些年轻一代或有潜力在未来为国家、社
             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群体。这一类比说明了汉越两国文化中对于
             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的关注。

             4.2.2. 不同点

                      词语的使用频率与语境差异
                   (1) 词语的使用频率与语境差异
                   虽然汉语和越南语在使用建筑隐喻时有相似之处,但两种
             语言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汉语中,“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