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3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273
272 PHẦN III : NGHIÊN CỨU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音词。这一原则如果应用到句法中,就体现了语言教学中的主
谓宾(SVO)表达顺序。 Greenberg 指出,在正常的陈述句中,
主语总是在宾语之前。 Lakoff 认为典型主体既是主体又是主
体。句法元素是分层的,即从左到右,主语、直接宾语和间接
宾语的符号递增,自然度递减,信息量递增。
2.4.2. 数量原则
在语言学中,与有标记和无标记相关的数量原理在我们
交流和表达语言的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在教孩子数量
概念时,往往遵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规则。这一规律不
仅反映了人类认知的自然发展,而且也清晰地体现在词语和习
语的排列中。例如,汉语中的“七上八下”、“三亲六故”等成语
就遵循从少到多的规则。数量原则也影响着沟通中如何回应。
简短、简单的答案,如中文中的“对”和“是”,通常没有任何符
号,而更复杂的答案,如“我想应该可以吧”(我认为可能是),
包含更多信息并添加书签。
一个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和频率也会影响它是否有标志。在
汉语中,表示雌性动物的词,如“牛”和“羊”,通常没有符号,因
为它们更常见,而表示雄性动物的词,如“公牛”和“公羊”,则
有符号。它们不太常见。标记也会影响句子中的词序。在中文
中,简单的句子如“你吃饭了吗?”有主语在前,动词在后的结
构,没有任何符号,而更复杂的句子如“今天你打算做什么?”(
你今天打算做什么?) 添加有关时间和计划、标记的信息。
因此,标记中的数量原则是反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感
知和使用语言的重要规则。理解和应用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我
们有效地教学,而且可以更清晰、准确地进行交流。
2.4.3. 趋美原则
在表达属性、评价事物的过程中,无标记的词语往往表达
积极、美好的意义,符合人们的愿望;相反,有标记的词则表示
消极、不好、不受欢迎的含义。所期望的往往被认为是正常的、
合理的,而不期望的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违背正常规律的、
不合理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向美原则”。因此,我们常常会
问:“你的房子大吗?装修得漂亮吗?住着舒服吗?”不问:“你
的房子小吗?装修不好吗?住着不舒服吗?”尽管从逻辑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