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95
94 PHẦN II: ỨNG DỤNG CÔNG NGHỆ TRONG GIẢNG DẠY TIẾNG TRUNG QUỐC
ZBFO4:就像我一个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如果想提高汉
语水平就要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因为汉语语言的学习与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密不可分,而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突出
即表现在文学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我能够学到新词新字与新成语,还能够通
过老师的讲解理解它们,懂得其中的内涵,加深了我对中国古
文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知识。多掌握基础知识的
基础上,也要了解一些大概的历史知识,这要求我们要好好学
习古代史的知识,并且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ZBF05:中国文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和积累了一整套完善
稳定的精神价值观,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人的价值观思
考,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等。使我更了解中国的文化心理和审
美趣味。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体现在古代文学中。
以上两位同学是硕士研究生,进一步谈到语言、文化、
文学作品的关系,学语言就要学文化,而中国灿烂的文化表现
在文学方面,肯定了文学作品对学文化、学语言的作用,同
时强调学“古文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的知识”,即基本语义、
语法、句法等等,而是要深入语言内部的历史文化层面,这种
理解有“登岸舍筏”的意味,即他们通过“语言”这个“筏”达到对
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理解,这是他
们“登岸”的目的。对这些学生而言,学习文学作品、提高汉语
水平是初衷,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辅助,最后的结果是通过汉
语这个工具达到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
有的学生也明确指出,对诗歌形式方面的了解也是他们的
一大收获。
LAM07:了解了中文诗歌书写的特点和技巧,比如古代诗
歌不需要押韵,比如我们学过的《上邪》,古代的诗体分为四
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对于诵读和理解中文诗歌打下了一
定的基础。
LAF09:语法和句法的掌握:古诗词中常用的对仗、押韵
等形式,有助于理解汉语句法结构。比如说“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虽然这句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仗,但可以看到
它的平衡性:“一日不见”和后半句“如三秋兮”在结构上保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