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Ky yeu hoi thao KHQT-12-11-2024-final.indd
P. 248

PHẦN III : NGHIÊN CỨU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247


            能改成“两言三语”或“五言六语”,也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内部
            结构关系,如“一日三秋”不能改为“三秋一日”  、“一无所有”不
            能改成“所有一无”。可以改变结构关系的成语主要是结构分前
            后两截的并列式结构成语,这些成语前后两截的语义和结构是
            相同的,因此可以前后颠倒。如“千山万水”和“万水千山”、“

            左道旁门”和“旁门左道”等。成语语义和结构上的定型性是成
            语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成语区别于其它固定语的重要标志。
            2.1.2.习用性

                 从学术界对成语的各项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习用性是
            汉语成语的尤为突出的特点。根据马国凡(1978),成语的习用
            性是指成语在长时间内在书面语或口语各范围内被人们广泛地
            使用。关于成语被广泛使用情况我们曾做过调查和统计。如钱
            钟书的《围城》,作品字数一共为4万2千多字,而成语使用为
            636次  ,其中有少部分被反复使用的成语,这样《围城》的成
            语使用频率为将近1.5%。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时间、空间和
            成语的灵活运用中看成语的习用性。从时间上,大部分成语是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从空间来看,成语
            被广泛使用于不同地区、不同题材的的作品里。从成语的灵活
            运用来看,很多成语在实际运用的语境中已被适当地更改或模
            仿。例如:

                 “他自己开来的学历,并没有学位,只是个各国浪荡的流
            学生,并且并非学政治的,聘他当教授太冤枉了!至多做副
            教授,循序渐升,年轻人初做事不应该爬得太高……”(《围
            城》——钱钟书)这段话中的“循序渐升”是模仿“循序渐进”成
            语而成的一种活用。也有的成语原来只是某种成语的活用,但
            因为取得了习用性就成了成语,如“有的放矢”。
            2.1.3.历史性

                 汉语成语的历史性表现在成语的取材方面。大多数汉语成
            语都有出处,而且来源于民间故事、古代典籍、历史故事等。
            因此汉语成语所表达的含义离不开中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传说、古代文化、宗教信仰等。如“秦晋之好”、“光阴似
            箭”、“始作俑者”等。汉语成语的历史性还表现在成语的结构
            上,许多成语还保留着古代词的痕迹,比如“化险为夷”、 “毋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